大秦线煤炭运量分析
2009年—2014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用电快速增长,对煤炭需求呈大幅增长态势;朔黄线运量有限,而蒙冀线尚未投产;山西、内蒙地区煤炭外运通道主要依靠大秦线。因此,主要运煤通道:大秦线压力较大,运量在逐年提高,从2009年的年运煤3.3亿吨增至2014年的4.5亿吨,年均增加2400万吨,呈现快速上升势头。
去年以来,煤炭运输市场呈现供大于求态势,在需求低迷和货源分流的双重压力之下,大秦线每日货物发运量已经大幅降低,其在“西煤东调”中的重要性已经减弱。去年,大秦线完成货物发运量下降到3.96亿吨,同比减少5320万吨,日均发运量仅为108万吨。从数据上看,大秦线运输已无法实现满负荷,即使出现每天3-4小时的停电检修,对运量已经大幅下降的大秦线来说影响非常小,每年两次的大秦线集中修已无碍煤运大局。
今年,沿海煤炭运输形势更加严峻,受煤企限产,伊泰、准混等内蒙优质煤炭分流、汽运煤抢占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大秦线运量快速下降。经过路、港双方积极争取货源,扩大市场份额,今年8、9两个月,大秦线日均发运量有所回升,分别达到94、99万吨,煤炭运量呈现增长态势。今年1-9月份,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量24173万吨,日均完成货物运量仅为89.5万吨。大秦线运能已无法实现满负荷运转,铁路运能出现闲置。在需求低迷、煤企限产和准池线发力的重压之下,大秦线每日货物发运量已经大幅降低,甚至已经低于往年大秦线检修期间的日运量。春季和秋季集中修期间与正常情况相比,运量下降的不多,检修不会造成沿海煤市紧张,顶多会造成配套港口存煤小幅下降。
今年,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经济增速换挡和动力转换平稳推进,去库存明显加快,工业用电保持稳定,电煤需求稳中有降。此外,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在能源供给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正在加快,对电煤运输的挤压效应进一步加大。促使全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下降,1-9月份,全国煤炭产量24.41亿吨,同比下降11.9%;1-9月份,我国华东、华南地区从北方港口少调进煤炭1000多万吨。煤炭需求和拉运量的减少,对大秦线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
市场需求低迷、煤价到挂的情况下,中小煤矿和贸易商纷纷退出市场,减少了煤炭发运量。目前,环渤海港口煤炭交割主要集中在大型煤、电企业之间。受煤炭供需双低影响,今年1-9月份,大秦线日均发运煤炭为89.5万吨;按照这个运输进度,预计大秦线今年完成货物运量能达到3.31亿吨,环比减少6500万吨,相当于大秦线设计能力的69.5%。大秦线集中修,完全可以利用非检修的十七、八个小时空隙时间来进车,对正常的煤炭运输几乎没有影响。
今年,我国沿海地区煤炭市场整体保持供给宽松格局,煤炭生产和消费数量均呈现大幅度下降,煤炭运输通道较为宽松化,尤其大秦线对应的秦皇岛、曹妃甸等港口车船到港量剧减,码头空泊成为常态化。在需求低迷、货源减少的情况下,新增运煤通道起到了货源分流的作用。据预测,今年,经准池线运往黄骅港的煤炭数量将达到4300万吨,经蒙冀线运往曹妃甸港的煤炭今年将达到1500万吨,两大铁路线煤炭运量的快速增加,分流了大概5800万吨原属于大秦线的货源。今年以来,受准池线发力影响,以“朔黄-黄骅港”为代表的第二运煤通道运输数量大增。而大秦线对应的秦皇岛、唐山两大港口群却缺少货源,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前年和去年,京唐港36-40#泊位以及曹妃甸港煤二期码头的先后投产,合计新增8650万吨装船能力和610万吨的堆存能力,分流了大秦线货源,也促使大秦线发运的煤炭能够得到快速接卸。今年,大秦线运量本来就下滑严重,有限的资源再分流至环渤海各港;促使各港口资源不足,压车现象减少。
受煤矿先进产能增加运量和汽运煤回归铁路工程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11、12月份,铁路运量将有所增加。但是,受运距近、费用低等因素影响,新增资源主要集中在“准池-朔黄-黄骅港”运输通道,运输能力有限的黄骅港将继续出现压车、压船现象。由于秦皇岛港、国投京唐港、京唐港、国投曹妃甸港、曹妃甸港煤二期等煤码头主要煤炭资源来自大秦线。即使今冬,大秦线新增部分煤炭资源,却被迫分流到以上五港,难以满足各港口运煤需求,预计秦皇岛等五港将继续出现部分运能闲置的现象运力相对宽松,不能满负荷运转,环渤海五港(秦皇岛港、国投京唐港、国投曹妃甸港、京唐港、曹妃甸港煤二期)强大的运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来源:秦皇岛煤炭网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