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出中国后 优步往哪开
分享到
时间:2016-08-15 16:29:22编辑:arince来源:欧普钢网
在打车应用滴滴和优步合并后,看着不断减少的出行补贴,不少人已经开始念叨“离开优步的日子”,不过对于当事方优步说,看上去“出中国记”更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起码优步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
在打车应用滴滴和优步合并后,看着不断减少的出行补贴,不少人已经开始念叨“离开优步的日子”,不过对于当事方优步说,看上去“出中国记”更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起码优步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时常念叨的“成为下一个亚马逊”的机会已经渐行渐远,起码后者在中国依旧有业务——虽然在与中国的电商巨头竞争中一直处于尴尬的从属地位。面对有些类似的市场处境,卡兰尼克却做出了与贝索斯完全不同的选择,他选择做一个安静的财务投资者,转而去追求诗与远方。
其实退出刺刀见红的市场,对优步来说并不一定就关闭了成为亚马逊那样的巨头的大门。从另一个角度看,在驶出中国之后,优步仍能驶向“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市场。
停止“割喉”抽身未晚
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大家早就熟知的道理,然而在优步与滴滴的竞争下,便宜的网约车却存在了好一阵子。
网约车是个胜者通吃的行业,只有更多的司机和更多的乘客才能构建起一个规模足够的市场。为了跑马圈地,无论是土生土长的滴滴还是外来和尚优步,在过去两三年里都曾祭出补贴这个法宝来用金钱换时间,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最多的消费者划到自己的势力范围里。于是在过去两年里双方打了一场数以十亿计的价格补贴割喉战,希望竞争对手由于后续活力不足而轰然倒下。但双方无疑都低估了对方的韧性以及对方不断搬救兵的能力——优步能找来石油美元,滴滴就能傍上苹果。可当短兵相接的割喉战变成了一场焦灼的持久战之后,只落得双方都精疲力尽的下场。
当然,优步和滴滴价格大战的意义是让中国的网约车市场在过去两年里经过爆炸式发展,已经堪称“养肥”,剩下的问题就是谁“动刀”提价了。在双头竞争的格局下,率先“动刀”的一方意味着将用户率先送给对手,从而形成了一种“恐怖平衡”。但在市场已经够肥,优步和滴滴都已经有些力竭的情况下,双方都有了罢手的意向,这时就轮到资本掮客上阵了。让两个竞争对手坐下谈,以适当的价格进行合并重组,这也是资本力量推动的结果。
而在握手言和方面,优步比滴滴的选择空间要大得多,因为中国市场虽然重要,但只是优步全球布局中的一部分,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范畴。但对于滴滴来说,其唯一市场的争夺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半步都退不得。因此在一场各取所需的谈判中,滴滴获得了本土保卫战的胜利,而优步也并非输家,其努力都换成了滴滴的股权,这可能是一笔很好的投资:看看现在的雅虎就知道,现在其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当年投给阿里巴巴的那笔钱。
简化竞争重点发力
除了作为财务投资者更简单地分享中国市场红利外,优步更重要的是能腾出大量资源,在其他市场上形成突破。其中道理很简单:与其在一个泥坑里与顽强的对手搏斗,不如腾出手来先采摘旁边的果实。
按照卡兰尼克的说法,优步每年都要投入数以十亿计的美元来攻克中国市场。而在与滴滴达成协议后,优步能够将这些资源转移投向其他地区的市场。
从中国市场及时抽身,对优步来说还有其他溢出的正面效应——既能够有力地打击“全球反优步联盟”。由于和滴滴互换了股权,使得由中国的滴滴、美国的Lyft、印度的Ola以及东南亚的Grab几家叫车软件公司组成的联盟失去了最有力的干将。这个反优步联盟据称每周都要举行电话会议,分享对付优步的策略和建议。联盟的计划是将各自的应用相关联,以使乘客在旅行中能够无缝接入彼此的汽车网络,为此联盟各方的工程师团队一直开展合作。
这个联盟现在不但面临滴滴工程师退出的打击,还要直面来自更多优步工程师的竞争。因为7月以来,优步正在调整资源,其中专门服务于中国市场的150名工程师将被重新部署到包括拉美和东南亚在内的其他重点市场。
卡兰尼克曾将中国形容为“对优步而言最大的未开发机遇之一”,虽然可能至今他仍未改变这个看法,但至少在他眼里,有了“对优步而言更多的未开发机遇”。这些机遇或许没那么大,但开发起来则要简单得多。
优化资产准备上市
事实上即使在卡兰尼克做出不再和滴滴正面交锋决定的最后一刻,优步在中国的处境也要比他的偶像亚马逊要好一些。毕竟经过两三年“坐着直升机撒钱”式的市场推广,虽然赶不上滴滴,但优步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牢牢占据老二的位置,不但使滴滴不敢有半点松懈,也将其他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而在这个尚有余力的时刻将自身的重要业务沽出,只能说明优步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要完成,而从目前看,这盘大棋的布局可能是上市。
作为全球最著名的“独角兽”企业之一,优步的IPO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对优步自身来说,上市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因为这可能关系到上百亿美元估值的差距。如果上市过早,那么价值实现不充分,会让早期投资者难以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如果上市稍晚,丧失高增长新兴企业的噱头,那么在“人人都爱小鲜肉”的市场上,表现得再怎么“从优秀到卓越”,新上市的企业也估不出高价来。在这方面,在租车定价方面颇有研究的优步一直在盘算:从现在看,将市值做到600亿美元是有可能的。而如果能维持高成长势头,那么再高10%也有可能,甚至还能让股民们觉得自己是捡到了价廉物美的宝贝。
然而,想获得如此追捧,留给优步的时间并不多。因为市场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而优步要做的是在增速放缓前让自己成功上市。从目前来看,在不会遭遇金融危机等不可抗力干扰的前提下,优步在两年内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可能性很大。而在这之前甩掉中国市场这个需要大量补贴的“包袱”,拿着一张看上去更健康的财务报表去寻求上市,无疑对估值更加有利。
因此,在驶出中国后,优步可能会踩油门奔向上市。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