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查现货| 视点| 标准| 图片| 中厚板行情| 聚焦| 上游| 下游| 快讯| 专家| 调价
关键词:

中国钢铁未来有望引领全球

 时间:2016-08-16 10:30:00编辑:arince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  第一,世界钢铁产业转移的规律。  英国等西欧国家开创近代钢铁业以来,世界钢铁发生了三次产业转移。第一次转移发生在美国,第二次在日本及前苏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

  第一,世界钢铁产业转移的规律。

  英国等西欧国家开创近代钢铁业以来,世界钢铁发生了三次产业转移。第一次转移发生在美国,第二次在日本及前苏联,第三次是中国。认识产业转移规律有助于理解目前形势。从主要钢铁产量占世界比例这一主要指标可以看出过去一个半世纪钢铁经历的三次产业转移。

  可以通过分析美国和日本的例子,总结出世界钢铁产业转移的三个规律:市场需求决定规律、技术转移创新规律和高速投资追赶规律。美国历史数据证明了国内巨大的需求是大国钢铁崛起和产业转移的最基本的解释变量。美国利用欧洲的平炉技术,日本利用欧美的转炉技术,分别实现了本国的钢铁产业追赶,是技术转移创新规律的例证。大规模投资是实现前沿技术引进创新的必要环节,日本战后钢铁发展、七十年代的高炉大型化、工艺连铸化等等供给变革都离不开大规模的投资。

  第二,中国钢铁追赶崛起的路径。

  中国钢铁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追赶崛起可以分为三大阶段。一是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转型追赶阶段;二是新世纪最初十年前后的数量赶超阶段;三是未来十年前后的全面崛起阶段。目前中国钢铁业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变过渡调整期,这一形势具有内在的规律性。

  在国际比较意义上,中国钢铁追赶崛起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四条:一是改革开放体制转型提供根本动力;二是大国城市化工业化释放强大内需;三是生产函数结构与供给能力变迁;四是政府产业政策干预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供给侧变革进行阐述,具体体现在技术工艺变革、设备制造能力提升、钢铁投资高速增长、绿色环保革命以及利用海外优质铁矿。

  第三,国内形势特点与成因。

  近年来,钢铁产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增长趋缓、产能过剩;钢铁价格大幅下降;利润、投资下行调整;钢铁成为结构性改革与调控政策的重点对象。

  钢铁业目前困境有共性根源和个性根源。共性根源是企业在景气扩张期过于乐观,体现为在需求疲软时现实产能过剩。个性根源主要有三种,一是钢铁业的固定成本高,数量调节灵活度低;二是高炉停产成本高,退出困难;三是地方政府对需要退出企业提供行政保护手段,使得退出调整更加困难。

  在数量调整面临更多困难行业,价格大幅下降成为调节供需失衡的主要手段。价格下降这幅“苦药”从以下几方面发挥调整作用:首先是价格下降自发调减企业当期钢铁投资,使得未来产能增量下降。其次价格下降和产能过剩导致利润大跌,倒逼高杠杆低效率企业退出,边际调减产能存量。最后价格下降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奖对罚错”的激励机制,使得企业学习改进提升决策能力。

  第四,外部环境特点与成因。

  近年来,中国钢铁出口快速增长,但外部环境不太乐观,贸易摩擦趋于频密、国际对话压力上升。在“全球钢铁贸易再平衡”假说框架下,可以分析钢铁外部形势的变化。“全球钢铁贸易再平衡”假说表明新世纪初钢贸依存度下行走势将被改变,将向其更长期历史趋势回升收敛。中国作为钢铁新兴大国,钢贸再平衡意味着出口增长存在潜在机遇,然而在市场低迷调整期,出口增长必然面临国际压力。

  关于如何增加贸易依存度,有两种方式。一是增量创造。数据显示近年我国钢铁出口较快增长,一定程度通过“一带一路”等合作增加中国对巴基斯坦、OBOR及非洲钢铁的出口实现,属于钢铁贸易增量创造。二是存量调整作用,在开放竞争环境下,早先钢铁生产消费国由于比较优势与相对竞争力变化,部分企业退出市场并减少国内供给,在边际上释放出一定数量的钢铁需求。目前这个阶段,上述存量调整作用还不很明显。

  第五,我国钢铁内外政策探讨。

  本文从国内钢铁政策和对外钢铁政策两个角度提出了建议。对于国内的钢铁政策,一是应结合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与政策托底功能,通过去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失衡,对所谓“僵死企业”关键要“挪开呼吸机,拔掉输血管”,让市场竞争规定存亡,不一定由行政机构“手拿生死簿,文件定去留”。二是鼓励基于市场竞争规则的企业兼并重组,政策目标不宜过于纠结行业集中度指标,需总结早先兼并重组经验避免行政之手“拉郎配”事与愿违效果。三是要高度重视钢铁企业就业集中与企业退出对特定地区劳动市场可能产生的冲击,要求退出企业清盘与资产处置优先偿付拖欠员工工资与法定社保缴费,努力将调整产能过剩对员工福利影响控制到最低水平;四是要积极发掘拓展钢铁潜在市场需求;五是作为实现钢铁全面提升崛起最根本要求,应深化改革鼓励创新推动钢铁供给侧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钢铁业面临与早先大规模进口与后来进口替代发展阶段实质不同的全新外部环境。顺应环境变化,需构建内外统筹、逻辑贯通、攻守兼备的新兴钢铁大国政策体系,为我国钢铁全面提升崛起中国钢铁时代到来创造条件。对此,本文提出了四条钢铁对外政策调整。一是积极参与国际钢铁对话,应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接招为出招。二是遵循习主席“聚同化异”方针,坚持弘扬由市场机制决定国际钢铁产量配置与贸易流向这一国际共识立场;三是利用国际对话平台摆事实讲道理;四是钢铁贸易积极扩大增量、稳妥管理存量。

  最后是本次报告内容的总结。近年钢铁业严峻形势折射出当代全球钢铁产业转移背景下中国钢铁崛起的历史性机遇,是我国钢铁从规模扩张向全面提升转变的必经调整过程。调整期钢铁政策,对内要力推结构性改革,更多采用市场化手段化解产能过剩推进转型升级;对外要主动参与引导国际钢铁对话,积极协调钢铁大国竞争关系并改进国际治理规则。顺应世界钢铁产业转移客观规律,认识中国钢铁崛起内在逻辑,实施结构性改革与提升开放水平的内外统筹钢铁政策,中国钢铁未来有望引领全球。

相关内容检索:
已有31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舞钢现货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重磅推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Powered by 舞钢现货网 Corporation © 2010-2020
Copyright© By 河南贝源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