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网络隐私在中国的情况令人担忧
美媒称,近日,中国似乎遭遇了自己“慢动作”版的“维基解密”事件。有人利用@shenfenzheng的用户名通过推特网站泄露了一些中国最富影响力的商界人物的个人信息,例如家庭住址和身份证号码,其中包括阿里巴巴集团的马云、万达集团的王健林和腾讯公司的马化腾。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5月16日报道,这是一个大胆的举动,但是很显然,泄密者拥有更高的目标。在这个账户被停用之前,他或她写道:“我希望这一举动能够激励国家加大监管力度,同时也想展示一下,在中国个人数据是多么一文不值。”
报道称,眼下的情况足够令人担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网络和手机诈骗市场,许多人利用中国宽松的法律机制和对个人信息缺乏保护的现状获利。但尽管最近发生了多起丑闻,网络隐私在中国仍非优先考虑的问题,对于互联网用户和企业来说都是如此,而且这则丑闻和之前更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一样,都不太可能令很多人产生更高的警惕性。
说到隐私,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堪称是世界的“局外人”。2013年,只有50%的人认为,在网络上分享个人信息时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而在美国,这一比例是83%。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用户也在与全球网民面临的众多网络威胁作斗争,而且他们似乎经常“过于”愿意以个人数据来交换使用几乎并未对其隐私提供保护的网站的服务。
隐私的概念,特别是其在西方的认知方式直到20世纪才来到中国,而且即使是在那时,拥挤的住所、数代同堂的家庭,以及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观念,意味着隐私只是极少数中国人能够享受的奢侈品。
报道称,中国的科技巨头对隐私也并未表示出多大兴趣。阿里巴巴和腾讯赋予了公司以随心所欲使用用户数据的权力。迄今为止,这则推特丑闻并未推动一项运动来改变这些政策。
但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一种对于隐私漠不关心的态度在更大程度上将成为一项不利因素。归根到底,电子商务并不仅仅与交换金钱有关,而是关乎交换与金钱相关的个人信息。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或许不像美国人那样的看重隐私,但是一旦涉及个人账户的“神圣不可侵犯性”,世界立刻变成了平的。如果阿里巴巴和腾讯不能保障用户银行账户的安全,那么用户很可能不会再将自己的账户与这些公司的服务相绑定了。
最近,中国政府出于希望了解关于公民尽可能多的信息的意愿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例如推出了一项数据隐私法律以及开始实施更加严格的网络安全措施。但这些措施的执行仍然很不给力,一旦数据遭到滥用,消费者常常面临着投诉无门或是无法获得赔偿的问题。
报道称,这就需要电子商务公司出面来填补这一空白。它们当然可以提高自身的隐私标准,尤其是通过限制自己对用户个人数据的分享和采用更安全的通讯协议(例如HTTPS)。但更重要的将是,全面告知用户关于身份遭盗窃的危险性,以及企业能和不能做什么来保护他们的信息。在美国和欧洲经常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信息,在中国却很稀少。改观这一现状,能够显著的改善电子商务,从而帮助确保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不会再发现自己的家庭住址出现在推特网站上。
来源 参考消息网
(编辑者:wanghui)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