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到底有多孤独? 为刷“存在感”竟划车
5月1日,《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将正式生效,其中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问候老年人。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家庭成员应当经常探望;对较长时间未探望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养老机构可以提出建议,督促其前往探望。”
3年前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要求子女们要“常回家看看”,如今上海不仅重申这一规定,而且拿出了更加严厉的措施:如果子女们拒不履行义务,相关信息将被记入个人征信系统。
苏州的老人已经接近160万,占户籍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这160万老人的子女们,有多少人能“常回家看看”?而老人们又有多渴望子女们回家看看?
老人们到底有多孤独?
为刷“存在感”,空巢老人竟划车
日前,记者分别在园区都市花园、城邦花园、星辰南社区、白塘社区和新未来社区,对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共收回30份有效调查问卷。
对于“子女多久回来看望父母一次”一问,回答“每周回来一次”的有7人,“每月回来看望一次”的有5人,“每半年回来一次”的有6人,每年回来一次”的“6人,“一年以上回来一次”的6人。在“子女不能回家团聚的原因”一问上,“由于子女工作繁忙和距离远”有26人,而认为“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不需要子女回来”的有4人。对于“子女不在身边时,父母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的问题,绝大多数老人表示都会给自己安排生活,除了读书看报外,还经常参加社区活动,或者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户外运动等。对于“您希望子女经常回家看望吗”,有19位老人选择了“希望”,而觉得“子女太忙,我们理解,回不回都没事”的老人也有11人。
同时,记者还对部分敬老院、护理院进行了走访。心圆护理院护理部主任朱芸告诉记者,在他们护理院,有一部分老人自从子女将他们送进护理院后,一年都难得来看望一次。其中有一位老阿姨,她的子女都在苏州,距护理院也不远,但她儿子每次来缴完费用后就走人了。有一次,护工给老人的儿子打电话,说老人非常思念家人,想要家人去看看她。一周后老人的儿子来了,当时护工正准备给老人换床单,希望他能帮忙把母亲抱一把,没想到对方甩下一句话:“我花钱就是让你们照料我母亲的。”另外有一位方老伯,老伴已经去世,住进护理院一年,他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平时除了每两个月来缴纳一次费用外,基本不会专门来看望老人。曾经有一次,方老伯的大儿子缴完费用后,扭头就准备回去,护理人员告诉他,方老伯非常想念子女,请他到方老伯的房间去看看,跟老人聊聊天。这个儿子非常不情愿地到楼上看了看,没过五分钟,就跟护工说“我还有点事”就匆匆离开了。
某小区的一名空巢老人,儿子远在外地。有一次社工上门走访提及老人的子女时,老人叹息“不孝顺,从来不看望我们”,社工邀请他参加社区活动,老人又拒绝了。后来社工给老人儿子打电话,对方竟然表示“已断绝父子关系”。后来小区内发生了一起划车事件,一调查,竟然是这名空巢老人干的。“没有孩子慰藉的父母跟留守儿童是一样的。他们也空虚、寂寞,有的还有些偏执。所以,划车就是想‘刷’一下‘存在感’。”社工小刘表示。
失落感自卑感困扰孤独老人
物质条件再好也无法替代亲情
苏州科技大学心理学教授鲍谧清告诉记者,权威调查资料显示,中国老人中,至少有40%存在一般性心理健康问题,15%有轻度抑郁症,0.8%有重度抑郁症,而苏州的比例,大体是和全国相当的。
“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亲情缺失造成的。”鲍谧清说,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即便有能力独自生活,人们还是渴望能和家人在一起,这是天性。对于老人来说,因为年迈、退休等原因,他们的社会交往圈会突然缩小,从而会产生焦虑等心理反应,此时,他们的人际圈就转向以家庭为主。“而随着子女独立、配偶去世,老人这最后的人际圈也随之瓦解。而老人的社交能力较弱,一旦家庭人际圈瓦解,部分老人会彻底陷入孤独。”
鲍谧清表示,中国的绝大多数父母为了子女愿意付出所有,子女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因而一旦当父母年迈时,如果子女不经常看望、问候,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没用了”,从而产生失落感、自卑感,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疾病。
“护理院的护工对老人再好,也代替不了亲情。”心圆护理院护工主管单国选表示,虽然护理院的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生活环境很好,同时具备较完备的医疗和护理设施,老年人在护理院可以得到周到细致的服务,可以与其他老年人聊天、娱乐,但是,老年人入住护理院后,脱离了原来已经习惯多年的家庭氛围,原来的天伦之乐丧失了,这些心理上的落差绝不是物质条件所能弥补的。而护理院与养老院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管理模式,与原来家庭环境截然不同,也常会引发“老而无用”感,并使老人产生被社会和子女抛弃的感觉。
单国选说,基于这些因素,护理院经常建议子女们多了解老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建议有条件的子女尽可能利用每天下班时间能来看望一次老人,每周能带老人回家或外出活动一次,“哪怕是帮倒一杯水,帮拿一下尿壶,都是对老人的莫大安慰。”记者了解到,护理院里有一位阿姨的精神状态非常不错,她的儿子、儿媳、孙女每个周末都过来看望老人一次,而且每次都要陪伴半天时间,尤其是中午饭,儿子一定要将母亲抱上轮椅,再抱上汽车,到外面吃一顿团圆饭。平时有空时,阿姨的孙女也经常给她打电话,因此,老人的心情非常愉悦。
鲍谧清教授表示,她曾经带领志愿者团队在敬老院开展老人心理辅导公益活动,但这些工作,无法完全替代亲情。”“
子女做不到“常回家看看”
工作再忙,别忘了打个电话
接受问卷调查的老人们表示,子女们不能“常回家看看”,并非不愿意回家,多数是因为工作、生活压力重等因素,他们能够理解。对于“如果将回家看望父母纳入征信机制,不回来看父母的子女,他们的信用将受到影响,您同意吗”,仅有一人选择“同意”,19人“不同意”,选择无所谓的10人。
“靠法律强迫子女回家或到养老院看望父母,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都市花园的邱阿姨表示,将个人征信与“常回家看看”联系起来的做法,她不赞同。因为她的儿子和儿媳及孙子定居在国外,情况比较特殊,没法经常回来。
白塘社区65岁的丁阿姨告诉记者,她和老伴也是空巢老人,儿子一家在浙江,难得回家一次。平时,他们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经常参加社区活动,而且还担任社区志愿者。因此,白天的生活充实而且充满乐趣。但每次看到别人家老少团聚在小区里散步时,她的内心也有点失落。因此,她非常希望子女所在的工作单位可以人性化地安排休假,让子女可以真正无负担地回家来陪着他们唠唠嗑、吃吃饭。此外她还建议设立一个“回家看望父母”的节日,通过节日来营造一个“常回家看看”的氛围。
“工作忙可以理解,但要经常联系,可以通过打电话、视频对话等方式了解老人情况。”星辰南社区的周阿姨说,孩子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让他们回家看父母,不能靠强制,而是让他们心甘情愿回家。
城邦社区的顾阿姨认为,孩子回不回家看父母,这跟家庭教育有关系,如果从小给孩子灌输尊老敬老的思想,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也会孝敬老人,经常会看望老人。另外,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住进养老院,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社区不断完善各类活动场所功能;在子女因特殊情况无法回家看望父母时,相关部门和社区也可以提供上门陪护等服务,以满足老人的精神安慰需求。
来源 姑苏晚报
(编辑者:wanghui)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