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扭亏要去产能更要技术创新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包括我省在内的安徽、河北、贵州、吉林、辽宁、山东、河南等8省份的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方案,已经上报至国务院有关部门。这表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第一要务,去产能已经形成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全面共识。
近年来,钢铁行业低迷,钢企亏损,主流观点认为主要是钢铁产能过剩导致,钢企去产能成为有关部委和业界关注的热点,有关部门推动钢铁企业加快兼并重组以缓解产能过剩矛盾。笔者认为,兼并重组、去产能的同时,还应当立足研发创新、产品结构优化和高级化等提升产品附加值,完善企业组织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等降低产品成本。
首先,钢企扭亏增盈要立足技术创新,做技术研发能力的“领跑者”。我国钢的生产能力占世界10%,而世界市场占有率仅为2%左右,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钢材技术研发能力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钢企要想获得持续竞争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要牢牢地依靠技术创新,提高科技人才比例、研发经费投入比例,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激励机制,不能“纸上创新”。
其次,钢企扭亏增盈要改变以量求生存的旧思维,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高级化。从1996年起,中国钢铁产量连续稳居世界第一,但每年国内无法生产、需要进口的钢材总量高达1000万吨以上。显而易见,同质化产品相互恶性倾轧是钢企的一条死胡同,钢铁产品结构优化、高级化,提升产品附加值,才是我国钢企的必由之路。
第三,提高能源利用率,是降低产品成本和实现环保的双赢之举。国际钢企通过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升余热、余能等二次能源利用率,获得了钢材产品低成本优势。日本新日铁公司余热余能回收率达92%以上,企业能耗费用占产品成本仅为14%,而我国钢企大多数余热余能利用率低于50%,能耗费用占产品成本在30%以上,因此,我国钢企立足节约要效益的空间巨大,国家要出台加速折旧、技改优惠贷款等措施。
第四,深化企业改革,完善企业组织结构,向管理要效益。现代科学表明,管理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之一,它起着放大生产力的作用。除了发挥其自身优势、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外,通过加强管理,以管理促发展要效益也是十分重要的经济手段。我国钢企存在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布点过多、规模过小、管理不当、缺乏市场活力等问题,扭亏增盈工作应着重于完善企业组织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通过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引进先进管理技术等,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兼并重组不能一味地追求规模,积极探索小规模高效益的生产方式,如一些高附加值的特种钢材,也是我国钢企扭亏增盈的出路之一。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