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焱东:房地产不仅要因城调控还要因企调控
近几年来房地产发展日益分化,不仅区域出现明显分化,不同开发商也出现明显分化。正因为如此,房地产调控必须避免一刀切,做到区别对待分类施策。
针对不同区域分化,国家已经提出要因城因地分类调控,比如在当前鼓励需求抑制供给的去库存大政策背景下,一线城市和苏州等二线热点城市正在实施控制需求、扩大供给等差异化的政策,充分体现了因城施策的政策意图,这是值得肯定和坚持的。但笔者认为,针对不同开发商的明显分化,差别性的调控政策尚没有很好体现,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落实。
应重点关注中小房企
先来看一下开发商分化的具体数据。目前房地产的行业集中度正日益提高,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房地产百强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了1.5个百分点至36.7%,而前10强的销售额占全国销售额的16.3%。大型开发商的业务布局有向一、二线城市集中的趋势,据统计前50强房企销售额的82.8%发生在一、二线城市,其中一线城市占比29.2%,二线城市占比53.6%。
另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发布的房企500强研究报告表明,2015年500强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3.4亿平方米,销售金额达到4.0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6%和17.5%,增速均高于全国总体水平,前500强的销售面积占比和销售金额占比分别达到全国的26.5%和45.8%。
从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小开发商(本文将500强以外的开发商定义为中小开发商)的市场份额不断受到挤压,但仍然占据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的大半壁江山,销售面积占全国比重高达73.5%,销售额占比也超过50%,达到54.2%。全国房地产企业数量约在5万多家,从房企数量占比看,中小房企比重约在80%以上(前500强各有众多项目公司,不能按500个公司计算)。一般来说前20强乃至前100强是媒体关注热点,广大中小房企往往被媒体和社会所忽视,同时学者和政府部门对他们关注也是不够的。
从房地产调控角度看,如果我们仅仅把目光盯在房地产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波动上,而对房地产重点调控对象之一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舞钢现货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