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查现货| 视点| 标准| 图片| 中厚板行情| 聚焦| 上游| 下游| 快讯| 专家| 调价
关键词:

首钢京唐二期新产线达产达效_钢材资讯

 时间:2021-06-17 10:06:03编辑:arince来源:海鑫钢网
5月份,首钢京唐公司MCCR产线--世界首条多模式全连续铸轧生产线产量达到18.8万吨,热基镀锌产量达到5.3万吨,十八辊单机架产量达到2.5万吨,均突破

5月份,首钢京唐公司MCCR产线--世界首条多模式全连续铸轧生产线产量达到18.8万吨,热基镀锌产量达到5.3万吨,十八辊单机架产量达到2.5万吨,均突破设计产能。MCCR产线连浇炉数、铸机拉速、薄规格比例等指标不断实现新突破。新产线效益达到预期目标。提档升级赋新能,首钢京唐公司广大职工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坚定,做钢铁旗舰的勇气和底气更足。

“悬着的心放下来了”

“对于建设MCCR产线,我们是冒着极大风险的。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都没有这么干过。所以,建设时,我们统筹考虑了盘活存量资产、匹配固有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兼顾市场动态等多方因素,才作出了决定。”首钢京唐公司副总经理杨春政说,“设计之初,我们广泛调研了浦项、梅钢、日照等相似产线,对方案也进行了充分论证。针对京唐生产模式,提出了提高钢通量、增设隧道炉等多项极具挑战和风险的创新设计。最终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成功。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首钢京唐的“MCCR”,是世界首条多模式全连续铸轧生产线,在多个技术领域开创行业先河。主要产品包括汽车结构钢、高强钢、耐候钢、冷成型钢、热基镀锌等“以热代冷”的高附加值产品,具有“超薄”和“高强”两大特点,与集团钢铁板块相关产线和京唐一期产线,形成了优势互补。“那会儿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因为去年年初的疫情,60多名掌握核心技术的意大利、日本等外方技术专家全部撤离,MCCR产线调试计划被打乱。有一个月,发生了24次故停……”钢轧部部长王国连说,“2020年年初,集团把MCCR产线达产达效列为了重中之重。”关键时刻,首钢京唐公司总经理曾立斩钉截铁地表示:“一天也耽误不起,一刻也不能停!企业要发展,最终靠自己!”

紧急关头,公司党委顶住压力,当机立断作出重要决定:成立攻关团队,独立调试!公司组建了以钢轧作业部、制造部、技术中心、设备部等单位技术精英为主的“16+1”攻关团队,即十六个课题组+一个综合推进组。课题专人专项推进,每月跟踪评价,推进现场问题快速解决。感应加热器是产线的核心部件,但故障率偏高,严重影响生产。供应商对此的答复是:必须外方人员修复,中方不具备这个资质和能力。然而,面对外方返程无期,以钢轧部董占奎为首的团队火速制定了修复方案,点检、首宝核力、首自信各路人马齐上阵。为了解决“疑难杂症”,攻关团队自己制定了“1630”工作制,即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连续工作三十天、周末和节假日无休。因为没有指导手册,他们只能边研究边修复。经过半个月的艰苦努力,他们利用手里仅有的资源,在没有外方协助的情况下一举完成了自主修复,初步解决了感应加热器异常问题。

“产线制造能力的持续提升,可以说是汇聚了‘集团之力’。兄弟单位、科研院所、行业专家纷纷出谋划策。尤其是技术中心的20余名博士,他们扎根现场、服务产线,钻炉膛、调喷嘴、值夜班、盯曲线的干劲儿,刷新了我对‘科技人员’的认知。”王国连接着说。MCCR产线的工作辊磨损较快,导致辊期无法进一步延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难以提高。面对“卡脖子”问题,技术中心的文杰博士主动请缨,他一边学习热轧工艺知识,一边研究新产线的特点。通过试验,进行了大量优化调整,辊期长度足足提高了几公里。

但文杰博士没有满足,通过在磨损数据和轧制工艺参数上下功夫,经过反复验算,终于开发出了适用于MCCR产线的特殊工作辊辊型,以及配套的窜辊策略,辊期达到了130公里以上。“外方的撤离,给我们的调试工作带来了困难,但从另一方面讲,促进了我们自己科技人才的成长,也为我们探索、掌握产线核心技术提供了动力。”

2021年年初,MCCR产线产量、产品质量、各项指标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随着向达产达效目标的不断趋近,广大职工爬坡过坎、奋勇争先的热情持续升温。“2019年调试的时候最累,那时真是不分白天黑夜,白天调试,晚上分析。太困了,就在办公室用椅子拼个‘平板床’眯一会儿。”全国劳动模范、精轧操作工荣彦明说。2020年,前后共有来自一期产线的十多名生产骨干和来自首秦的经验丰富的老职工支援到MCCR产线生产现场。

“160名新毕业入职的学生太给力了,在通钢培训期间,仅两个月就达到了可以独立操作的水平。这也要感谢通钢、唐钢等兄弟单位的鼎力支持。”荣彦明说。这期间涌现了像浇钢操作李忠耀、精轧操作武海硕等优秀职工。作业区针对调试过程中的故障、事故和技术、设备、工艺上的完善改进,面向四班开展集中培训,迅速统一了共识,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同时,对四班骨干力量进行统筹分配布局,营造了四班之间既竞争又协同的工作氛围。先后解决了MCCR连铸机拉速、隧道炉降低燃耗、轧制镰刀弯等技术难题,极大地改善了主轧线表面缺陷。通过不断学习攻关,一线职工迅速成长,随之掌握了低温穿带操作、轧辊开轧水平度控制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为MCCR产线产能整体上水平奠定了的基础。

2021年1至5月份,MCCR铸机连浇炉数大幅提高,轧制公里数不断延长,最高连浇炉数22炉,打破投产以来最高纪录。5月15日浇铸钢水量37炉,钢卷日产量达到7774吨,刷新日产纪录,综合成材率96.45%,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了连浇炉数、日产纪录、成材率“三突破”。5月份最大轧制公里数152公里,首次突破150公里。首钢京唐公司MCCR产线,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通钢量最高、拉速最快的生产线。

“难过的坎迈过来了”

“2020年是中厚板双线协同的第一个完整年,我们完成了集团和京唐公司下达的达产达效任务目标。”中厚板事业部部长田士平掷地有声地说,“2021年中厚板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牢固树立‘市场+现场’双向管理理念,深挖内部潜力,强化管理基础,持续提高产品竞争力。”首钢京唐中厚板产品坚持走专业化、差异化、高端化路线,为持续推进产品研发、优化产品结构、开拓高端市场探索了新途径。

2021年3月份,在中集来福士年度供货商评价中,京唐公司荣获中集来福士2020年度“优秀合作伙伴”荣誉。“京唐供货钢板是所有供货商中质量最好的,钢板尺寸控制、表面预处理质量以及合同交货期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工艺部于云龙主任说。

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是中集集团旗下公司,是海洋平台制造业龙头企业。2020年4月,总投资过百亿的亚洲最大海洋牧场项目落地烟台,项目依托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建设。投资方之一的中集集团,分批次投放100个深远智能化网箱。

该海上养殖项目用钢,主要是AH36/DH36海洋平台用钢,所有钢板要求表面抛丸喷漆预处理交货,而且技术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对抛丸后钢板表面质量的要求,相当于把1/5的A4纸厚度的漆膜稳定附着于钢板表面,对钢板的清洁度、粗糙度要求极高。接到生产任务后,中厚板事业部通过加热、轧制工艺调整等措施,不断提升钢板的表面质量。生产过程中,专业工程师全程跟踪,对钢板实际表面质量进行逐块确认,确保喷漆后质量符合用户标准。2020年10月份,首钢京唐顺利完成第一批产品交货任务,钢板质量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在向低成本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目标推进的过程中,挖掘热处理能力无疑是必经之路。2021年初公司和部门定下了目标,并作为公司级重点挂牌督办项目。水冷专业工程师田鹏成为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他从理论工艺路线的确定到实际工艺的现场执行,从理论成分组织的设计到小批量试制后的验证,从实验室试验到工业批量生产,与现场操作人员紧密配合,对工艺执行中出现的每种情况做了预判。通过试验,得到了具有指导工业生产的试验数据。新工艺需要精确控制,不同规格会执行不同的工艺路线,面对现场不易执行的工艺难点,他逐块核实并列出明细表,每天持续更新,保证了工艺按照预期执行。田鹏说:“新事物的突破,总会有阻力的,我们必须勇敢地尝试、探索,为新工艺新品种做出我们的努力。”1至5月份利用新的淬火工艺生产高强钢16000吨以上,预计可实现降本500万。

2021年初,京唐二高炉的热风炉中修被提上日程,经公司研究决定,由复合板项目组承担京唐公司二高炉热风炉炉壳特厚复合板的供料任务。复合板产品是首钢产品家族成员中最年轻的一员,2018年随着首秦公司搬迁转移到京唐公司,经过近两年的工程建设,已“稚子初成”。自动化制坯线是全国首条智能化复合坯焊接产线,为复合板产品提供原始坯料的核心产线,自2020年10月开始生产复合坯,目前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复合坯焊接的焊道强度高,是本次特厚复合坯轧制成功的关键因素。

为保证焊接质量,副部长王建国带领复合板项目组开展了专项攻关,复合板作业区刘鑫、刘少鹏等多次模拟焊接试验,总结出了大摆宽、短停留、多层次的焊接作业模式,有效保证了焊接熔合效果,确保轧制和水冷过程中的复合坯焊道安全。在各工序协同作战下,350吨热风炉用不锈钢复合板如期交付,为高炉热风炉按计划检修提供了物料保障,京唐复合坯工艺路线在实践中得到了优化。

2021年3月15日,首钢京唐中标的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十四五”能源规划开局重点项目。此项目是中石油和广东省的“一号工程”,也是中石油近年来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工艺装置达国际先进水平。储油罐钢是京唐中厚板热处理产线投产以来,批量生产最高级别的产品。“产品质量不容马虎,合同兑现至关重要,为用户创造价值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领跑.。”中厚板事业部部长田士平说。首钢京唐公司成立了由研发、生产、技术、销售等专业人员组成的项目组团队。

这批订单包含碳素结构钢、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以及大线能量焊接调质压力容器板等品种,分别用于储油罐底座外壳、顶部以及储油罐本体结构的建设。针对此单合同的厚度规格、成分体系、表面质量、力学性能、无损检测、模拟焊接等工艺技术难点,制定了专门的技术方案、生产方案,为产品的顺利交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021年1至5月份,面对市场变化和经营压力,中厚板事业部克服原燃料大幅涨价等不利因素,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市场研判,强化对标提升和合同效益评审,双线发货量、热处理过炉量等产能指标均多次打破纪录,综合成材率、低温烧钢率等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中厚板产品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难破的关攻下来了”

“新产线的建成达产,公司制造体系将更加完备,产品种类将更加丰富,为进一步做优做强首钢钢铁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京唐公司副总经理周建说。

冷轧部深知新产线达产达效的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我们要排除万难,横下一条心,围绕发挥一、二期协同效应狠下功夫,进一步优化产线分工和资源配置,大力推进产品和用户结构优化,坚决完成公司交给的新产线达产达效任务!”冷轧部部长周欢在年度工作会上坚定地说。2020年高强镀锌、高强酸洗产线实现快速达产、快速盈利,成为京唐产品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新增正能量。进入2021年,热基镀锌、十八辊单机架等配套项目在去年实现顺利投产基础上,再接再厉,在5月份实现全面达产。

“十八辊单机架轧机从设备调试到如今月达产,我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该产线的电气主管孙抗说。高强十八辊单机架轧机以轧制高强、超高强汽车板为主,生产强度等级可达1470兆帕的精品高强汽车板产品。产线整体由宝信公司设计电气系统,使用了日本日立公司的传动设备。也是因为疫情,日本调试工程师无法到现场调试传动系统,全部的变频电机都转不起来,更无法开动轧机轧钢。工期容不得拖延,经过与宝信公司及日方充分沟通,最后决定首先由京唐冷轧自主调试。在主管部长肖激杨的带领下,攻关团队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无数日夜的奋斗,有汗水也有泪水。调试、分析、总结、固化,在京唐的土地上,我们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区域作业长王少飞说。今年4月份,十八辊产线实现了超高强钢周达产,实现产品大纲全覆盖。5月份,王少飞又带领团队攻克了挤干辊吹扫效果差、轧机换辊时间长等诸多生产难题。设备功能投入率达到100%,最高轧制速度达到800米/分钟,强度最高级别达到1180兆帕,具备轧制1470兆帕生产能力。现在已经有序承接了一期DP780以上级别难轧品种,一期难轧品种实现了全部转移。在与同行交流学习中,他们惊叹地说道:“我们十八辊投产一年半,还无法稳定生产超高强钢,而京唐半年内就实现了月达产,实在是不可思议!”

“厚规格厚镀层锌铝镁产品防腐性更强,市场缺口大,但同时生产难度也相当大,对产线设备能力、功能精度都提出更高要求,已成为制约产线降低成本和尽快达产达效的关键因素。”冷轧部生产技术室副主任张环宇说。热基镀锌生产线是京唐公司二期一步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国内第一条热基板锌铝镁生产线,产品主要用于光伏支架和畜牧业等领域。京唐公司职代会要求,冷轧热基镀锌产线要聚焦重点质量问题和产品推广开展系列攻关,尽快形成品牌优势。热基镀锌产线原产品定位为纯锌建筑板生产线,为开拓新的市场和提高产品附加值,发挥新工艺新技术优势,该产线镀层变更为锌铝镁镀层。

瞄准热基镀锌产品生产难点,冷轧部组建现场生产团队和产销研团队开展协同攻关。产线区域作业长张学斌、质量工程师张秋生主动对标浦项和酒钢。他们白天观察产线生产、质量情况,建立问题台账,保证措施落实形成闭环。晚上组织专题会讨论,机电、工艺专业每个工作日至少各解决一项问题或者建立一项规章制度。热基镀锌产线运行稳定性和产品质量逐月提升,产品综合格率突破95%,完成了6.0毫米厚度热基汽车板试制。冷轧部密切跟踪市场热点,瞄准市场紧俏的光伏产品持续发力,首次成功试制热基锌铝镁780Mpa级别超高强钢,提升了冷轧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2021年5月份,冷轧新产线产量再创新高,热基镀锌产量达到5.3万吨,十八辊单机架产量达到2.5万吨,高强镀锌产量达到5.6万吨,高强酸洗产线完成13.07万吨,形成了以超高强钢、锌铝镁为拳头产品的高强新产品集群,加快了高端酸洗汽车板、冷成型专用钢、厚规格锌铝镁等特色产品开发认证和市场推广,快速打响了京唐产品品牌。